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文学与历史学院召开暑期教师研修心得分享会

发布日期:2023-09-07  来源:   点击量:

【本网讯】为切实发挥培训作用,深化学习效果,交流学习经验,2023年9月6日下午16:00,文学与历史学院在B205会议室召开了暑期教师研修培训心得分享会。暑期外出参加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主办、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协办的“博雅大讲堂——2023年全国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讨会”的贺诗泽、张艳、郑岁黎、高璐、张婧旖等五位教师向全院教师分享了各自的学习心得。

【图1】贺诗泽分享参会心得

贺诗泽谈到,研讨会期间,由北京大学贺桂梅教授主持的“如何让思政更好地走进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课堂”的学术沙龙让他收获颇丰。贺桂梅教授从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实践方式与反馈效果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课程思政经验,并与参会教师就各高校课程思政中的个性化问题进行了细致探讨。参会教师分享了各自课程思政教学的成果,这些思想和思想的碰撞、方法和方法的互相生发极大启发了他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把握思政点,进行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以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作用。

【图2】张艳分享参会心得

张艳向大家分享了令她最为鼓舞的一场讲座。7月21日上午,北京大学教授、博导,著名当代文学史家洪子诚为大家做了题为“当代文学的艺术形态问题”的讲座,主要谈到了文学与歌曲、戏剧、美术等艺术的交汇融合,分析了“文”与“艺”的关系。84岁高龄的洪教授思路清晰、观点新颖,一上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意气风发,展现了大学者一生奋力钻研的科研热忱。张艳指出这让她备受启发和鼓舞,也让她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高校教师的奋斗方向。

郑岁黎认为,这次研讨会不仅让她学到知识,更多的是学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学无止境,并且要学会从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更重要的让她深刻地认识到当自己想“躺平”的时候,还有很多学者在努力积极向上,为此她深感惭愧。郑岁黎老师表示,自己一定要下定决心多读书,多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图3】郑岁黎分享参会心得

接着,青年教师高璐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培训心得。高璐谈到,通过这几天短暂的学习,便可窥探到这些优秀学者扎实的学术背景、跨学科的思维以及对国家与民族未来的积极思考。在这些学者身上,可以看到当下知识分子的热忱与担当。

【图4】高璐分享参会心得

“为什么而来”“留什么而去”“带什么而归”,这是研讨会开始前出版社的负责人提出的三个问题。高璐认为,通过这几天扎实的培训,她心中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好的示范、好的交流、好的研究与好的思考是这些优秀的前辈同行们送给大家的礼物,也是她在今后的学术与教学研究中不断精进的方向。

最后,青年教师张婧旖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暑期研修体会。张婧旖谈到,本次暑期研修虽然时间有限,但几位学者分享的学术前沿问题今后的教学工作和科研指明了方向。张婧旖认为,毛尖教授以影视作品的角度来探讨文学,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罗岗教授从地理学的角度来探讨文学,也是比较新颖的角度。这些都引导着她要从多角度的方向去研究文学。

【图5】张婧旖分享参会心得

 

                                           /文:高璐

                                            编辑:马琳

                                            编审: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