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023年12月,这段时间是我在新疆和田进行支教的日子。这段行程给了我太多太多的难忘经历。无论我是作为一名师范生还是作为一名党员,我都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师范生,我在这里学会了如何上好一堂课,学会了如何耐心地去教导好每一位学生;作为一名党员,我更深刻认识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到底该怎么去发挥出来。
当我决定一个人跨越3000公里再次去往支教学校时,周围的朋友听说之后都很震惊地看向我,也很敬佩我的勇气。是的,我一个人从学校坐车去机场时,我的内心其实是空荡荡的,孤独的。我想是否那里还是我熟悉的一切。但在我见到了师父(安媛老师)的时候,这样的想法瞬间烟消云散了。
星期一的第三节课,我到学校的时候正值他们下课,当我还没有到校门口的时候,那群孩子便早已发现了我的到来。他们应该是震惊和兴奋的。当我进校门之后,他们围了上来,我就像一个“名人”一般被围得水泄不通。此刻我觉得这趟遥远的旅程是值得的。接下来的一周里,在不影响学校教学计划的情况下,我志愿代了一周的课。
在时隔四个月之后,我再次站上讲台时,没有了刚来支教时的紧张,更多的是久别之后的重逢和熟悉感。
尽管他们已六年级,和我一样也即将毕业。他们每个人都诉说着以后不会忘记我,一定会到四川来找我。我想这只是作为一个小孩的童心和天真,但我并没有拆穿他们对我的约定,因为他们真的让我感受到了师生之间可以亦师亦友。在他们眼里,我可能是一个哥哥一样鼓励着他们,因为他们,我找到了做一名教师的意义。
我不知道这群孩子在几年以后,学习成绩是好是坏,是否真的还能想起我曾经做过他们的老师;是否真的会来到四川?但作为一名教师和党员,我想此刻我是成功的。双向奔赴的事情总是会使人有收获和成长,我作为他们的老师,尽我的能力照亮他们短暂的一段路程,而他们用这四个月也让我明白了我为何要做教师,我如何践行青年党员的义务。
临走的那一天,和支教结束的那天一样,我护送着他们放学。但这一次,我和他们更多的是愉快的分别。也许这是我最后一次来到这里,也许我与这群学生的缘分就到此结束。但我作为教师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会在我以后的教育生涯中一直持续下去。这一次坐车离开的时候,我仍然和上次离开一样,依旧热爱着这里的一切:属于我的课堂、办公室所有的老师、六年级一班53名成绩参差不齐的同学,还有那随处可见的一排排高大笔直的白杨树。

【图1】支教返岗与学生大合照

【图2】支教返岗志愿给学生上课

【图3】我与我的指导教师(安媛)合影

【图4】护送学生放学最后一次说再见
文/图:王治
编辑:马琳
编审: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