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相关要求,2023年6月27日,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集中研讨学习会,会程一天。
会上,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纪检委员、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之——文化安全”为题,紧扣时事热点,围绕文化安全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内容丰富的党课。
【图1】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叶小军讲党课
叶小军副院长首先以一张无意间拍摄到国家重要设备的游客照和自己的拍摄经历为例进行分享,使大家意识到国家安全离我们并不遥远。接着,为大家详细梳理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发展脉络、基本策略和包含要素等内容。
叶小军讲到,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回应的正是当下错综复杂的各类安全挑战。面对国内外重大风险,我们要坚持“一个根本原则”“三个立足”“四个坚持”,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接着,叶小军对我国近来被其他国家抢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件和近期网上流传的相关高校教师发表错误言论等相关现象进行分析,使大家清晰地认识到‘总体国家安全观之文化安全”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安全则国家安全。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展现国家形象、构建文明形态、争夺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态势的重要手段。
叶小军讲到,文化的影响力首先体现为价值观念的影响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党的政权稳固。
【图2】叶小军为大家讲解文化安全的相关内容
叶小军强调,维护文化安全要牢抓新闻舆论,要坚定文化自信,要坚持文化斗争,更抓好意识形态工作。随着当下科技的不断发展,群众信息来源发生了巨大变化,意识形态阵地在无形中发生转移。面对复杂的文化特别是意识形态安全形势,因此,我们要“永葆斗争精神”和“提升斗争本领”,要敢于“亮剑”。
此次党课案例丰富,内容深刻,使全体党员对于文化安全有了清晰地认识。叶小军总结道,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幅员辽阔的社会主义大国,形势越是复杂,社会思潮越是多元,越是需要在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宣传思想部门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积极投身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一线;报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等要增强战略定力、站稳政治立场,决不能为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高校要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把牢正确办学方向,守好主流意识形态主阵地。唯有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各责任主体的协作,才能汇聚起维护文化安全的磅礴力量。
【图3】叶小军作党课总结
课后,全体党员就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的相关理论学习资料进行了集中自学和研讨,将主题教育学习推向深入。
图/文:高璐
编辑:李婷
编审: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