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任教师 -> 正文

龚晓辉

发布日期:2022-01-18  来源:   点击量:

龚晓辉,女,197110月生,重庆巫山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诗学、译介学。

学习经历:19927月于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本科毕业,20057月于上海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毕业,2019年6月于西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毕业。

教学方面:主要承担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主要教授课程有《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外国经典文学作品选读》等。在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导,激发主动阅读、主动探索外国文学作品及现象。教授方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拓展学生思维,激发他们勤奋阅读和写作,培养学生的终身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

科研成果:2020年获阿坝师范学院校级重点课题一项,出一本专著《操纵与建构视阈下的鲁迅翻译研究》,两本译著《瓦尔登湖》《那未说出口的话》2013-11-24获2014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博士启动项目基金。2017年6月27日作为主研人参与结项的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 2012YBWX087), 项目名称:中国新诗的公共性研究。证书号:2017213。

[1]Xiaohui Gong, What Writings Match Poet’s Suffering [J]. Int. Conference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3,7:49-52 (ISSN 2339-5141: NGVE(第一作者).

[2] Xiaohui Go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oist and Heideggerian Concept of Nature From Perspectives of Technology and Deep Ecology.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Volume 5, Number 11, Nov 2015:565-571.David Publishing Company. 第一作者。

[3] Xiaohui Gong, Shelley’s Imagery in His Poetry.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Volume 13, Number 7, July 2015:495-507 DOI:10.17265/1539-8080.ISSN 1539-8080.第一作者。

[4]向天渊,龚晓辉,华文新诗,重建与繁荣.文艺研究.2013(1):167-168.(第二作者)(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5]龚晓辉,和噩梦保持距离.星星·诗歌理论.2013(1):20.第一作者。

[6]龚晓辉.鲁迅与纳博科夫翻译观比较.中文学刊.2021.4.(人文社科国际交流期刊,第一作者).

主要荣誉:2013年10月19-20 复旦大学校际博士论坛之外文篇(英文论文《雪莱诗歌意象研究》获三等奖并在会上宣读)。2013年11月获2013届西南大学国家奖学金。2014年6月获西南大学未来教育家征文比赛优秀奖。

 

上一条:潘春霖

下一条:高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