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2日下午,文学与传媒学院在树人楼B205会议室召开“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晓英教授主持,会议主题为“树牢育人意识 深挖育人资源 提高育人成效”。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老师们认真学习《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等纲领性文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学习和研讨,老师们总结了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以下特征:一是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双重性。课程思政教育的根本载体是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课程内容及其特点,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基本功能。二是课程思政元素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每门专业课程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课程思政元素广泛存在于每门课程的学科发展历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素材、教学方法、教学条件以及师生互动等教学环节。三是教师就是移动的鲜活的课程思政。教师的治学精神、敬业精神、人生态度、学识学养,无不是学生所见最现成、最直接的课程思政元素。每一位老师潜心学术、潜心育人,不断提高育人能力和水平,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课程思政。
文/图 卢晓倩
编审: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