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30日下午,在领导老师的精心安排和负责同学的积极组织下,我们前往暑假社会实践之旅的最后一个文化景点——峨眉山。在这次旅途中,同学们十分活跃,各学科老师也答疑解惑,毫不倦怠。
31日上午,在万年寺景区客运中心等候乘车。董常保老师与我们交流说,“在登金顶后,大家一定不要忘了去万年寺一看,它在东晋时就名为普贤寺,是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古刹之一。”同学们向往不已,纷纷表示同意。

在乘车到达雷洞坪后,张晓英老师倡议,体力好的同学可以组织起来,徒步到金顶。在带队老师强调安全后,师生组合,兵分两路,一路乘索道往返,一路轻装简行。

雾雨中,师生们各自领会不同的风景,更有意义。

在相互鼓励下,一起登顶的同学更加愉快的一起拍照留念,情谊愈甚。

抵达金顶已是午后,十方普贤金装佛像端坐眼前,却令人十分平静,仿若山顶之上的一处避风港,使人心静如水。舍身崖外,一片白色,就算是“山色空濛雨亦奇”也形容不尽。
根据同学描述,下午万年寺之旅也是颇有意思的,她们十分享受城市交通和手机网络之外,陪朋友爬山畅聊,面对面的学习交流,特别是如此放松的节奏,令人身心愉悦。
文化与文学在时代列车的轰隆声中,是留有净土的。现代传媒正以它横梭时空之力,形成高楼林立与禅房花木、博物馆与故居两两相宜的和谐状态。而致力于文学与文化传媒研究的我们,在这次难忘的旅途中,不仅留下了青葱的足迹,培养了良好的师生情谊,在以后的学习实践中,将是有力的一笔。“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将珍惜美好的大学时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学生记者:游芳慧 肖云峰
2017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