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服务 -> 学生活动 -> 正文

2015级藏本班开展以“抵制和防范宗教渗透,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发布日期:2018-04-01  来源:   点击量:

2018年4月1日下午,在学校和学院的倡导带领下,我班于收假会结束后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抵制和防范宗教渗透,共建和谐校园”的班会宣传活动。此次班会活动由我班团支书四郎巴姆主讲,她为我们讲解了宗教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在人类早期一些社会中,宗教承担了对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等功能。现代社会中,科学和司法已经从有些宗教分离出来,但是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的功能还继续存在。宗教所构成的信仰体系和社会群组是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的宗教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团结广大宗教界爱国人士和信教群众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我国《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三、如何理解宗教信仰自由 

所谓宗教信仰自由,就是说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只要是正常的宗教活动和信仰都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四、什么是政教分离原则

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即国家不采取行政办法干涉宗教,允许宗教信仰自由,允许进行宗教活动和建立教务组织;但宗教也不得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决不允许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五、对宗教活动的具体规定

按照我国的有关规定,任何宗教组织和教徒不应当在宗教场所以外的地方进行宗教活动和布道、传教、宣传有神论或者散发宗教传单和其它未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出版发行的宗教书刊。在校园中,不允许进行宗教活动(神学院除外),其具体规定是“四严禁”、“两不得”,即: 严禁在教学活动中传播宗教!严禁在校园举办宗教活动!严禁在学校成立宗教团体和组织!严禁学生参加非法的宗教组织和宗教聚会活动! 不得开设带有传教性质的课程! 不得组织学生到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等。      

六、大学生如何抵御防范宗教渗透?

 1. 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了解宗教产生的根源,懂得宗教本质上是一种与唯心主义相联系的社会意识。2. 主动学习科普知识,培养科学精神。科学知识是驱除非理性信念的强有力武器,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了解得越广泛越深入,那些无中生有的幻想、牵强附会的妄断、对外部力量的恐惧和由此产生的毫无根据的迷信就会越少。只有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才能用科学的信念充实心灵。 3.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抵制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和活动。

四郎巴姆利用PPT的形式为全体同学进行了生动具体的讲解,通过她的阐述,我班的学生在宗教方面的认识获益匪浅,并纷纷以身作则,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相信此次班会后,我班的学生会更加是非分明,我班也会更加和谐上进,为校园的和谐健康助力!

【图】本班团支书四郎巴姆再给大家讲解宗教的概念

【图】班会现场

【图】同学们认真听讲

 

供稿人:2015级藏本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