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进入关键时刻,在各二级学院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阿坝师范学院再次邀请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进校把脉。2024年5月10日下午,双流棠湖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副校长、语文学科正高级教师刘勇,成都嘉祥教科院历史学科高级教师梁晓东赴文学与历史学院交流指导。学院党委书记田敏、副院长叶小军以及汉语言文学教育教研室、历史学教研室相关教师参加了相关活动。
本次交流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专业建设沙龙和专业讲座。
在专业建设沙龙伊始,两位专家审阅了文学与历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课程编排方面的建议和部分文字表述方面的建议。
自由交流阶段,汉语言文学教育教研室主任赵云涛针对大单元教学进行了提问。刘勇副校长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两个纲领性文件,以及其自身参加过的全国语文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等角度,阐释了大单元教学的来龙去脉和中学教学实际。
历史学专业专任教师颜仁荣就毕业生求职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刘勇副校长从简历看专业素质、试讲看能力表达、面试看思维逻辑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梁晓东老师从历史学科的特点针对性地指出,纯粹的历史学科教学优势短时期内难以体现出差距,但学生管理能力、班主任工作技巧等却能拉开显著差距,而后者往往是学校紧缺的人才。
叶小军副院长从语文新课标词频分析的角度,针对阅读教学以及师范专业相关课程编排进行了提问。刘勇副校长以自己工作室的研究为引子,进行了阅读教学能力培养的分析。就当前的语文教学,刘勇副校长还从命题原则的角度指出,无情境不命题、无思维不命题、无价值不命题,所以师范生培养和一线教学就要注重情境、思维和价值训练,而阅读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会上,双方还就当前的义务教育教材改革、逻辑学课程设置、核心素养培养等话题深入交流。
田敏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坚持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其中,强化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是重要的一点,如何来贯彻体现,需要下大力气。文学与历史学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落实学校“两评估两转型”发展战略,还需要加强与基础教育的合作交流,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两位专家的真知灼见、坦诚交流让我们的老师受益匪浅,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为我们传经送宝。
沙龙过后,两位专家马不停蹄赶赴分会场,为文学与历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历史学专业进行专业讲座。
梁晓东老师以《历史新课标的研读与教学设计的“三意识”》为题进行了分享。他从2011、2017、2022三个版本课程标准的变化,分析了课程改革的路线图,以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架构。同时也阐释了课程标准的研读方法,以及如何将这种研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刘勇副校长从新入职教师调查入手,分析了师范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困境与解决路径。随后,他以《阅读教学的“三重门”》为题,以“深备而浅教,多备而浅讲”为核心,围绕爱心、分享、思维等关键词展开阐释,并与学生展开了丰富的互动,现场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反应热烈。
这次活动是阿坝师范学院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进行战略合作以来,教科院专家第二次进校交流,也是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定稿答辩前的一次学术洗礼,必将对学院的规范办学、人才精准培养起到长远的积极影响。

【图1】专业建设沙龙

【图2】刘勇讲座现场

【图3】梁晓东讲座现场
图文:教科办
编辑:叶小军
编审:田敏